完美風暴:未來三月恒指將跌20%
Freely adopted from Finet.hk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_story.php?news=ChinaCapital&ncode=100040
獨立經濟分析師 謝國忠撰文
財華香港新聞中心 郭岩翻譯
美國經濟正走向衰退,日本似乎也幾近邊緣,中國正實行激進的緊縮宏調措施,油價已經飛越100美元。2008年伊始,眾星列陣似乎已經為一場完美風暴作好準備。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恆生指數可能會下跌超過20%,市場情緒可能要到第二季才受奧運熱情的感染才有所恢復。投資者嘗到2008年的甜頭之前,先要吃上苦果。
2008年是世界經濟的轉折點。目前的牛市始於2003年中旬,那時美國開始從9.11災難中恢復,中國也剛從非典的死亡陰影中走出來。兩者都是「大難不死」,所以決定無論如何要好好生活下去。美國人走上了「借貸消費」的快樂之旅。最典型的畫面是蜂擁衝入剛剛開門的沃爾瑪搶購;中國人則把金錢灑向了房地產、股票,然後享受看著它們飆升的快樂,典型畫面相信是股票報價牌前的人山人海。兩者花錢方式不同,但卻嘗到了相似的激動與喜悅。
然而,每個派對都有完結之時,美國的已經散場了,中國的或許還有些尾聲,可能會很快經歷一個暫時性的倒退。因為美國的負面影響加上對通脹的恐慌令中國政策制定者採取緊縮的政策,即使只是暫時性的。這些綜合因素的作用可能會為香港市場帶來一場暴風雨。
牛市依賴增長的利潤和廉價的資本。中國市場受惠於過去三年時間中15%的GDP年增長率,以及因快速的資產升值而帶來的企業利潤增長。然而,宏觀緊縮政策將會拿走這一切,可能令增長速度減慢20%。宏調政策對地產和金融業盈利能力的強有力影響,將會扭轉經濟增長的勢頭,中國企業的盈利增長在08年可能會減半,其中銀行和地產商將會是最大受牽連者。
儘管美國聯儲局在減息,但美國經濟依然走向衰退,信貸危機揭露了購買華爾街複雜金融產品的風險,也阻礙了全球資本流向美國。外資是美國借貸消費的支撐,除非華爾街的信心恢復,否則美國人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消費。要挽回外國投資者對華爾街的信心是需要時間的,這一點美國聯儲局的政策無法替代,減息只能令到美元繼續貶值以及通脹加劇,結果導致滯脹長期困擾美國經濟。
美國衰退會降低外國投資者對風險的偏好,由於外資依然主導香港市場,因此可以預見明顯的資金流出。進一步而言,許多美國金融機構出現資金短缺,他們不得不抽出在香港的資金。回望98年,日本的金融機構因銀行危機而大批抽回在香港的資金。在08年,美國的金融機構很可能也會這樣做。
A股是避險天堂
內地的資金會來解救香港市場嗎?恐怕趕不及了!內地資金近期回流A股市場,儘管A股價格較香港H股貴得多,但是內地的活躍的市場氣氛具吸引力。內地的投資者可能不理性,但是,有足夠的不理性投資者來推動這個市場,便可以持續很久。香港市場對於內地投資者而言太過理性了,因此,在全球股市都在調整的時期,A股市場是避險的天堂。
美聯儲減息不再像以前那樣奏效了,香港的房地產需求取決於在股市上的收益而非工資收入,工資收入只能勉強超過通脹的幅度。美國減息不足以再刺激香港打工仔去借錢買房產。人口老齡化是另一個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原因。就像日本,因為人口老齡化,即使是「零利率」,也沒能帶來房價上漲。
到了08年第二季,在為美國經濟衰退付出了代價之後,國際金融市場漸漸平靜下來。內地資本可能在低位再次回歸香港市場。國際投資者可能也已經克服了對美國經濟可能拖累中國的憂慮。在此雙重因素作用下,香港股市可能復甦,儘管那時美國的環境依舊慘淡。
奧運盛會不會持續太久,夏天過後,投資者可能要再次面對現實。許多中國公司只是在玩概念炒作,而非長久性的,有些甚至只是個空殼,儘管可能被有名望的投資銀行保薦上市。請記住這樣一句話:名聲大已經不再意味著什麼了。中國的緊縮政策會讓這些有負面資金流的公司暴露出來,結果可能會影響市場信心。
奧運之後,香港和上海股市的氣氛可能會變得緊張起來,通縮的過程對許多人而言將會是痛苦的,但這將使得中國的資本市場和經濟發展變得更加健康。香港和上海股市已經冒出很多「股神」。他們15分鐘名氣帶來的損害更甚於Paris Hilton(帕麗斯·希爾頓,美國著名富家女):他們將家庭主婦的錢騙去買估值過高的股票。更糟糕的是,他們可能一邊談論著牛市,一邊把自己的資金抽離市場。
泡沫總是以同樣的方式產生的。投資銀行為了賺一份佣金而將一些不知所謂的公司包裝上市,這樣那樣的新面孔一夜之間登上了《財富》雜誌的封面。當演出結束時,最耀眼的明星一下子消失無蹤,有些人會捲款逃到泰國的深山老林。在過程中,小投資者永遠是輸家的。我們似乎是注定要不斷的重複這個錯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