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瞭望:美國金融戰打響

瞭望:美國金融戰打響
Freely adopted from Chiu's blog

最新一期雜誌《瞭望》發表金融專家文章指出,美國金融戰已打響,警惕中國國民財富被洗劫一空。

該雜誌引述中央民族大學證券研究所主任張宏良教授撰文指出,二00六年一月,銀監會第二號令規定新建股份制銀行必須有外資參股。雖然一年之後,由於眾多非議而被取消,但已經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利權外流。此後,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要求中國銀行對美開放。而在北京舉行的中美第三次戰略經濟對話中,美方更是將目標定在了要中國取消對外資在銀行、保險及證券公司的持股限
制上,而這樣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過控股中國銀行來彌補次貸危機的損失。事實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據美國銀行首席財務官普萊斯透露,二00五年六月美國銀行投入中國建設銀行三十億美元,短短兩年後的今天,美國銀行在中國建設銀行的直接和潛在獲利已達到三百二十億美元,而該行在次貸危機中的損失是近四十億美元。

章認為,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虛擬化的現代金融條件下,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戰將取代傳統戰爭,成為國家之間掠奪財富的主要手段。而隨著現代信用體系的發展,銀行正在成為整個社會的檔案館和資料庫。從邏輯上來說,美國任何一家銀行,都有能力控股整個中國內地銀行資產。而內地銀行如果被外資控制,也就等於把所有社會成員都置於外方機構的掌控之中,所有社會活動
都在其監視之下,對國家安全保障構成威脅。

數據顯示,至今,已有二十多個國家近八十家外資銀行在中國三十多個城市建立了數百家分行和法人機構,參股控股中國銀行的外資金融機構三十多家,同時還有約一百五十家外資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在上述所有這些金融機構中,有三分之一是美國銀行和金融機構。

文章最後說,美國是世界上金融最強大的國家,所有的金融規則都由美國制定,金融創新大都來自美國,可美國金融市場卻壁壘森嚴,這值得人們深思。

沒有留言: